
1、在深入剖析#中药上市公司#的市场动态中,我们聚焦#以岭药业#,其2021年的成绩单显示营收达到102亿元,销售费用却占据了惊人比例的334%(占总成本的34%),而生产成本则为38亿元(占34%)。
2、深入洞察中药行业投资机遇,我们以三维度剖析中药细分领域的发展图谱。2021年,中药板块凭借14%的收入占比,饮片业务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历史走势显示,中药板块经历过三次市场牛市,2021年,政策与企业革新共促板块复苏。估值层面,中药板块当前估值仅为医药行业平均值的21倍,受疫情冲击后有望反弹。
3、年,中国零售药店终端销售额达到4774亿元,同比增长3%。从2015年至2021年,中国药品零售市场规模整体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在中国实体药店(含药品和非药品)的品类结构中,2021年化学药品销售额占比约为50.6%,较2020年上升1个百分点。
4、销售收入为5000万元以下企业,研发费用的占比比例为6%;销售收入为5000万到2亿元的企业,研发费用的占比比例为4%;销售收入为2亿元以上的企业,研发费用的占比比例为3%。研发费用:研发费用是指研究与开发某项目所支付的费用。
5、从业务布局来看,东阿阿胶、天士力、云南白药、以岭药业、济川药业、片仔癀等企业中药相关业务营收占比占公司总营收六成以上;区域布局方面,中药企业均将自己的销售网络向全国拓展,同仁堂、云南白药、华润三九等企业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在全球医药智库信息平台Informa Pharma Intelligence发布的《2022年医药研发趋势年度分析》中,恒瑞医药位列第16位。 在美国制药经理人杂志公布的2022年全球制药企业TOP50榜单中,恒瑞医药连续4年上榜,并且排名逐年上升,达到了第32位的新高。
研发能力和商业化能力:恒瑞医药在创新药的研发上具有较强的能力,同时,其商业化能力也只应用到公司自身产品。对于没有国内商业化能力、需要变现的企业而言,这样的合作可以实现双赢。生产线:恒瑞医药在全国各省都设有生产基地,包括连云港国际化制剂生产基地、苏州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基地等。
恒瑞医药,作为中国医药行业的领军企业,将科技创新作为公司的首要战略,多年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1年,其研发投入达60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95%,位居行业前列。
作为国内最具创新能力的制药龙头企业之一,恒瑞医药攻坚克难推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十年累计研发投入292亿元,位居全国医药行业前列。公司在连云港、上海、美国和欧洲等地设立14个研发中心,全球研发团队达5000余人。
1、业绩上并没有超出预期,原因主要还是受到疫情的影响,作为生产抗肿瘤、麻醉、造影剂为主的恒瑞医药,其产品与本次疫情并没有多少关联度,并不受益于疫情的产品需要,例如呼吸机、洗手液、口罩等防传染的快速医疗消费品的生产。
2、恒瑞医药是一家专注研发、生产及推广高品质药物的创新型国际化制药企业,聚焦抗肿瘤、手术用药、自身免疫疾病、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领域进行新药研发,是国内最具创新能力的制药龙头企业之一。
3、百济神州由于不在A股上市,而且经营一直亏损,所以国内的投资人可能关注的不够多。而恒瑞医药无疑就是A股医药行业的一面旗帜。
4、消费升级:伴随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医药产业迎来了消费升级的需求的发展时机,具有自我消费属性且规避医保控费政策的疫苗等药品细分领域景气度持续。总结 总的来说,我认为恒瑞医药公司作为医药行业中的创新药的龙头企业,有望在此行业变革之际迎来高速发展。
5、总的来说,恒瑞医药的未来走势将受到市场政策和产品结构的双重影响。这是一场考验,也是一次机遇。投资者需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和公司战略,自行判断其长远价值。但毋庸置疑,恒瑞医药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强大的创新能力,将继续在医药行业的舞台上熠熠生辉。
6、在当时国内心血管市场盛行的仿制药物风潮中,恒瑞医药独具慧眼,选择了肿瘤、造影剂、麻醉这三个特殊疾病领域进行发展。这不仅避开了与其他药企的直接竞争,同时也为未来市场的发展预留了广阔的空间。2018年,恒瑞医药实现营业收入1718亿元,其中肿瘤板块营收795亿元,成为公司的支柱产业。